跨越疼痛,活力再生
台北疼痛修復專科楊琢琪醫師|運動傷害|關節退化|免開刀治療|再生注射
網站頁籤
改善疼痛
疼痛心理會談|EMDR 專區
教學引導
生活體驗
麻醉與你
關於我
疼痛醫師讀《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導讀:楊琢琪
這是一本創傷大師梳理許多研究、觀察與經驗之後整理的著作,在身心醫學界獲得極大的迴響。這本書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講早年經驗的創傷與忽視如何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甚至整個生命;二是講有哪些方法可能可以改善創傷的衝擊。
我以為這是一本講創傷的書,而它的確也是,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卻一再一再的想起疼痛門診裡的病人!有那麼多的相似,卻也不太一樣。怎麼會這麼像?會不會慢性疼痛也是一種早年經驗的呈現方式?一種異於「戰、逃、僵呆」的反應?或者是「戰、逃、僵呆」的另一種組合?
閱讀更多 »
疼痛對話工作坊【001 期】── 夥伴心得
輯編:楊琢琪
學會與身體對話,頭痛比以前更快恢復!
(夥伴 Sarah)
那天的第一次疼痛工作坊,是我
意外的禮物
,你們敞開的分享、引導呼吸/體感、紅花卡分享、知覺彩繪、疼痛問句卡引導、結束前給自己禮物,我會盡量記得當中的收穫,好好使用~ ^_^
閱讀更多 »
『說了又沒有用』── 給一位門診的病人
作者:楊琢琪
兩年前的冬天,當我還處在對自己的存在一片茫然的時候,我去參加了哈克在啟點文化的親密關係工作坊,工作坊在他的吉他和歌聲中開始,我們挑著有感覺的紅花卡。那時,我選了一張岩漿已經結了硬殼,中間卻還隱約看得到赤紅色熔岩的圖卡。
閱讀更多 »
講座簡報實戰【 002 期】 —— 夥伴心得
編輯:楊琢琪
讓演講變得更輕鬆的呈現方式
(醫藥學術部門代表)
因為工作的需要,經常需要做學術演講,進而漸漸的開始想要改進自己的簡報技巧及演講功力,然而市面上有許多課程,都是針對簡報技巧去作探討,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該如何講一場好的演講,所以當看到課程的標題「讓聽眾記得內容,記得你」的瞬間,彷彿有種被電擊到的感覺,
對!這就是我想要學的東西!
所以報名了這場課程。
閱讀更多 »
不能歡笑的村莊
作者:楊琢琪
從前從前,在東歐森林的深處,有一個不能歡笑的村莊,村莊裡每個人走動、交談時都小心翼翼,幾乎不敢發出聲音,尤其是笑聲,如果有村民不小心笑出來,就會被鄰居、朋友、甚至家人惡狠狠地瞪著。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村莊怎麼了?
閱讀更多 »
疼痛不是用來忍的,而是用來____的!
作者:楊琢琪
『腰痛喔,已經很久了,可能十幾年了吧,就工作啊。以前我都忍得住,上禮拜搬東西的時候忽然閃到,然後右腳整個像抽筋一樣大痛,痛到我幾乎不能走路!到今天都還沒好....』
很多的脊椎退化,都是走著這樣的歷程。一開始可能是脊椎關節發炎、椎間盤纖維環裂傷,直到某一天,纖維環再也撐不住了,椎間盤就像土石流崩落,壓在坐骨神經上!
你覺得,這樣的身體,在說的是什麼故事呢?其實,幾十年來,身體一直在說:『嘿!你要照顧一下腰啊!』『喂!要注意啊!這樣下去會出事的啊!』但是這個聲音卻一直被壓下去,就這樣「忍」著壓下去了。
閱讀更多 »
講座簡報實戰【 001 期】 —— 夥伴心得
編輯:楊琢琪
一場深植人心的講座
(身心動作教育老師 孟含)
我當初會報名講座簡報技巧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想要嘗試讓自己去分享自己所學的知識,希望就像講座的副標題一樣——讓聽眾記得內容記住你!不過實際這一堂講座所帶給我的收穫比我預期的還要多很多,實在是覺得
很超值
!
閱讀更多 »
關於醫學簡報,你的老師可以是....
作者:楊琢琪
最近在外單位接了好幾場簡報講座,同事有時會說:「齁!我們都沒有得參加!」感覺我好像快要被追殺了,趕緊趁這兩個月晨會比較少,在科內也自投羅網地準備兩場。
有同事說:「好喔,我要去聽聽看有什麼 PowerPoint 的新功能!」我趕緊澄清說:「沒有喔,我沒有要教 PowerPoint 功能,大家現在會的功能就已經絕對比夠用還多了!」
是啊,大家的時間都寶貴,想要在有限時間之內做出 OK 的醫學簡報投影片,大可不必用什麼超連結、動畫等炫麗功能啊!邊際效益(如果有的話)太低太低了!不如省下時間來強化內容與結構。
另一位同事說:「太好了,以後簡報有問題就問你啦!」哎呀,謝謝你看得起我,可是啊,如果只找我問簡報,那真是太可惜了!外面的世界~
那~麼~多
~的好老師,走過路過千萬都不能錯過!
閱讀更多 »
簡報初心──當了講師,更多學習!
作者:楊琢琪
一切好像是從某一次調動晨會造成同事的困擾開始,出於愧疚的我出手改了一份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的簡報,同事們還挺喜歡的,於是在科內開了一次分享。接下來,我便得了一種不由自主會注意別人簡報的病⋯⋯XD
閱讀更多 »
從實作工作坊重新回顧「學習」這檔事
作者:楊琢琪
閱讀更多 »
2017 住院醫師周邊神經超音波工作坊——課後回饋
作者:楊琢琪
從課後回饋來分析,我認為工作坊的實作部分,需要額外的準備與安排,如果要更好的學習效果的話,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閱讀更多 »
與疼痛對話
作者:楊琢琪
疼痛,是一種身體很原始、很原始的語言。
就像是嬰兒會哭一樣,哭泣,也是嬰兒最原始的語言之一。原始的語言,都需要耐心、善意與好奇去傾聽,也需要觀察,以及一點點福爾摩斯或柯南等級的推測。
當嬰兒哭泣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
閱讀更多 »
神經疼痛為什麼要吃抗憂鬱藥?
作者:楊琢琪
病:『醫生,我之前長皰疹好痛,結果診所開
抗憂鬱藥
給我,還罵我
神經病!變疼痛!
我好生氣!』
醫:『哇,你是好福氣才遇到會開這些藥的醫生!他說你是
神經生病了,才會產生疼痛啦!
』
咳呀,一個停頓差這麼多,原本說的是「
神經病變 | 疼痛
」,結果被當成了「
神經病 | 變疼痛
」!
不過,為什麼神經生病的時候,要吃
抗憂鬱藥
或
抗癲癇藥
呢?難道心情好了,神經就不痛了嗎?雖然慢性疼痛和情緒困擾常常一起出現,但是抗憂鬱藥在這邊並不是要處理情緒的喔!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