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讀者:楊琢琪


願我們有平靜的心,去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
願我們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力所能及的;
願我們有智慧以辨別兩者。

May Lord grant us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ings we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ings we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第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是在『最貧窮的哈佛女孩』那本書裡,當時是覺得這句話很有力量、卻又帶著包容與接納,因此這個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裏,我就放了這段文字,期許在疼痛門診裡面,病人可以感受到醫病一起努力所產生的力量,而被慢性疼痛折磨的心,也可以被撫慰。

日前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再度讀到了這段話,帶給我更強烈的衝擊!原來以前只是隱約知道的「課題分離」,就是「辨別兩者」的智慧!別人的課題,我們不能決定要不要改變,我們可以理解、可以陪伴、可以幫助別人更加認識他們的課題,但是認識歸認識,要不要改變,最終還是在別人。瞭解了這一點,我們的心就靜下來了。但我們也不是無能或無為的,我們可以掌握的部分是「自己」,努力追求源於自己的卓越,帶著勇氣面對過程中所有的艱困,這就是我們的力量!


源於自我的認同


但看書名或書封,可能會讓人心生嫌惡地想說:「難道為了自由或展現勇氣就要被人討厭嗎?難道我要刻意去做些不被認同的事嗎?」如果這樣想的話,那就誤會大了!作者要表達的其實是,當我們可以認同自己、不再仰賴別人的認同時,才能夠達到真正的自在。

反之,一直追求別人的認同,其實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因為你會一直對他人有期待,好像別人都得要一直關注你一樣。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中心,別人本來就沒有義務要認同你,別人連「不認同」你的義務也沒有。

我們從出生的本能就是要「追求卓越」,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我們會忘記「卓越」是由我們自己定義的,而不是被別人定義的。當我們付出對社會、人際的貢獻,而且今天的貢獻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我們就變得「更卓越」,即使只是很小的事,也可能有很大的貢獻感,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由自己定義的。


詩人的詩,為何不必要理解?


雖說這本書似乎踰越了阿德勒真正的「個體心理學」,因此也有一些批評,但是對我而言,個體心理學是劇本,『被討厭的勇氣』是演員的詮釋,詮釋也許帶有導演和演員的個人色彩,但「觸動」是真實的。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觸動,因此我也決定把這樣的觸動分享下去。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另一個被觸動的人會把這樣的觸動傳給更多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