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旋轉肌受傷讓你肩膀好痛痛嗎?! 開刀還是修復注射?注射製劑怎麼挑?讓大數據助你做選擇!





阿英左邊肩膀不舒服已經一個月了,不管是梳頭吹頭髮,還是晚上睡覺側躺壓到都會讓他痛得受不了!他本來以為可能是拉傷、休息一下就會自己好,但是一個月過去了,症狀卻沒有絲毫減輕,到了診所一檢查才知道:哎唷威呀!竟然是肩膀旋轉肌裂傷了!


肩膀疼痛最常見的兩種狀況分別是五十肩肩關節囊沾黏)和旋轉肌受傷,其中「五十肩」之前已經整理成資訊卡,這一次就來跟大家分享旋轉肌受傷的處理策略!

這篇文章裡面,我整理了文獻大數據,回答跟旋轉肌受傷的常見問題:
  1. 要做什麼檢查
  2. 要不要開刀
  3. 如果做注射的話要選什麼製劑

至於受傷原因、製劑作用機轉、手術方式的選擇,還有非常重要的運動治療,其實也都很值得細細介紹,不過為了讓主題聚焦,這一篇還是以回應前面的 3 個問題為主囉~~~


背景介紹:旋轉肌


旋轉肌是 4 條肌肉的合稱,他們的一端附在肩胛骨上,另一端則連結到手臂(肱)骨上端。


楊琢琪醫師以圖片示意肩膀旋轉肌群的組成


旋轉肌群平時跟肩胛骨附近的其他肌群一起合作,完成生活中像是梳頭、晾衣服的動作,還有像是投手投球、羽球上手揮拍等。

造成旋轉肌群受傷的原因可分為 3 類,這會是手術考量的因素之一,因此先簡短為你介紹:
  • 創傷:突發不可預期的外力超過旋轉肌負荷,因而產生受傷,例如跌倒車禍等。
  • 勞損:當旋轉肌跟肩胛骨附近肌群的合作失衡、再加上反覆的使用,也會造成旋轉肌受傷。
  • 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也會增加旋轉肌損傷的發生率。
 

創傷、勞損和系統性疾病是造成肩膀旋轉肌群受傷的3大因素



檢查旋轉肌受傷的工具


如果你出現了類似旋轉肌受傷的症狀,醫生可能會幫你哪些檢查呢?檢查方式包括以下 4 種:
  1. 身體檢查:包括觸診動作測試,這個步驟的檢查雖然看起來很「原始」又花時間,卻是定位疼痛的重要線索喔!
  2. X光:可以快速準確掌握骨頭的相對關係,也可以評估骨質增生的程度、確認有沒有「扯裂性骨折」的狀況。
  3. 超音波:這是評估淺層軟組織的利器,可說是醫師的第三隻眼睛,有經驗的醫師運用超音波來評估旋轉肌受傷的程度,其準確度不亞於昂貴又較費時的核磁共振喔!(1,2)
  4. 核磁共振:除了可以評估旋轉肌受傷程度以外,核磁共振還能評估旋轉肌退化萎縮的程度;除此之外,若醫師懷疑合併有關節唇受傷的話,核磁共振也能評估到這個部分。

簡單來說,就旋轉肌受傷的檢查方式來說,身體檢查、X光、超音波是標配,有些時候會加上核磁共振


什麼樣的旋轉肌受傷要開刀修補?


對於「手術」這一題,可以先區分 3 種情境:「強烈建議開刀」、「不太建議開刀」和「可以考慮開刀」(3),以下為你說明:


優先考慮開刀


如果你的旋轉肌受傷『同時』符合以下條件,選擇手術會有較好的長期功能:
  • 創傷性旋轉肌裂傷
  • 65 歲以下
  • 全層裂傷且大小介於 1~4 公分之間
  • 受傷4個月內


不大建議開刀


如果你的旋轉肌受傷符合以下『任一』條件,手術的滿意度可能不會太好,建議採用非手術方式治療(稍後介紹):

  • 單純的肌腱炎
  • 旋轉肌局部裂傷(而非全層裂傷)
  • 裂傷範圍小於 1 公分或大於 4 公分
  • 65 歲以上且受傷超過 4 個月
  • 65 歲以上且肩膀外展活動範圍趨近正常
  • 肌肉明顯變質萎縮
  • 其他外在條件或身體其他疾病導致不適合接受手術


可以考慮開刀


如果你的狀況符合以下兩者之一,手術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但是跟非手術治療相比哪一種比較好,目前還未有定論:

  • 未滿 65 歲、旋轉肌全層裂傷已超過4個月、裂傷範圍介於 1~4 公分之間
  • 65 歲以上急性*旋轉肌全層裂傷、裂傷範圍介於 1~4 公分之間、肌肉品質良好

*註:此處所說的「急性」還沒有很明確的定義,部分研究認為 3 個月內是可接受的範圍,更積極的醫師認為如果要手術的話,最好在受傷後 2~4 週之內進行。 


如果要做修復注射,選什麼製劑比較好?


如果病人的條件屬於「不大建議手術」或是「不考慮手術」的族群,有哪些其他的治療選擇呢?

除了常規的內服外用藥物治療、儀器復健、徒手物理治療、運動治療以外,非手術治療的方式也有可能會納入修復注射,常見的注射製劑包括:類固醇葡萄糖液關節型玻尿酸(適應症外延伸應用)、軟組織(肌腱韌帶)專用玻尿酸高濃度血小板濃縮液PRP、ACP、PLT 凍晶等)以及羊膜/絨毛膜萃取製劑

以上每一種製劑「個別」都有研究主張它們比安慰劑有效,但它們彼此之間誰「比較」有效?或是怎樣的「組合」更能促進恢復?這個問題就不那麼容易回答了….

製劑成效捉對廝殺的研究本來就比較少,更遑論不同組合的團體戰!但以下我還是會就目前(2023 年)所能掌握的研究證據來試著回應這個問題:


A鈣化性肌腱病變


如果旋轉肌沒有裂傷,只是肌腱勞損合併鈣化沉積,用針頭戳一戳、加上類固醇注射和運動治療的話,疼痛改善與功能恢復的效果會比單戳、單打類固醇或只做運動治療更好。(4)


B旋轉肌裂傷


當旋轉肌有裂傷的時候,比較打類固醇和葡萄糖、PPR 的效果,3~6 週內類固醇較為有效(5),注射後 24 週時 PRP 則會優於類固醇與葡萄糖。(6)

另外,如果同時打「玻尿酸+PRP」的話,追蹤1個月、3個月、半年和一年,改善功能與減輕疼痛的效果會比單打玻尿酸或PRP來得更好!(7)

綜合以上資訊,對於符合特定條件的旋轉肌裂傷個案,可以先釐清他的目標:
  • 需要快速壓下症狀的人可以先打一次類固醇
  • 著眼於長期恢復品質的人可以打玻尿酸+PRP
 

需要快速壓下症狀的人可以先打一次類固醇;著眼於長期恢復品質的人可以打玻尿酸+PRP


寫到這邊我得特別強調一下,沒有被提到的製劑並不是「沒效」或「不推薦」,單純只是因為「還沒有找到」製劑間互相比較的大數據資料而已喔!


實證總結


以上是跟旋轉肌受傷有關的實證分享,讓我們回頭來檢視一下最開始的三個問題:


Q1 要做什麼檢查?


A1: 身體檢查X光超音波是「標配」,某些特定狀況可能要加上核磁共振。


Q2 要不要開刀?


A2: 同時符合以下 4 個條件的人,手術治療的預後較佳:
  1. 創傷性旋轉肌裂傷
  2. 65 歲以下
  3. 全層裂傷且大小介於 1~4 公分之間
  4. 受傷 4 個月內


Q3 如果做注射的話要選什麼製劑?


A3-1: 鈣化性肌腱病變:類固醇+針頭戳
A3-2: 旋轉肌裂傷著眼快速控制症狀類固醇
A3-3: 旋轉肌裂傷著重長遠恢復品質玻尿酸+PRP


個人觀點補充


以下是沒有實證等級的個人觀點,當看到旋轉肌受傷的診友時,第一步我會是先區分他是否適合以手術處理,如果適合、而且他也有意願的話,我會轉給骨科醫師治療。

對於不適合或不想選擇手術的診友,我會建議「修復注射」+「運動治療」的組合技。

如果是青壯中年族群,注射製劑可以考慮軟組織專用玻尿酸PRP

如果是衰老或有複雜合併症的個案,注射製劑可以考慮軟組織專用玻尿酸羊膜/絨毛膜萃取製劑

以上觀點跟你分享,如果你覺得有幫助的話,也歡迎分享給親友參考喔!


參考資料


  1. Fotiadou AN, Vlychou M, Papadopoulos P, Karataglis DS, Palladas P, Fezoulidis IV. Ultrasonography of symptomatic rotator cuff tears compared with MR imaging and surgery. Eur J Radiol. 2008;68(1):174e179.
  2. Teefey SA, Rubin DA, Middleton WD, Hildebolt CF, Leibold RA, Yamaguchi K.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otator cuff tears: comparison of ultrasonograph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arthroscopic findings in seventy-one consecutive cases.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4;86-A(4):708e716.
  3. Tashjian, Robert Z. "Epidemiology, natural history, and ind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tears." 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31.4 (2012): 589-604.
  4. Raja, Avais, Edward V. Craig, and Jonathan P. Braman. "Rotator cuff tendon calcific tendinitis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primary care musculoskeletal physicians." 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 and primary care 8.5 (2019): 1647.
  5. Wang, Chenglong, et al. "Platelet-rich plasma injection vs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f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les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edicine 100.7 (2021).
  6. Sari, Aylin, and Ali Eroglu.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guided platelet-rich plasma, prolotherapy, and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in rotator cuff lesions." Journal of Back and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33.3 (2020): 387-396.
  7. Cai, Y. U., et al. "Sodium hyaluronate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for partial-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51.2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