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琢琪
特別的經驗!
以往我參加的疼痛治療工作坊多數是以上課、假體和實作示範為主,這一次在林嘉祥理事長和林文瑛醫師的介紹牽線之下,終於有機會參加由大體老師(捐贈遺體)親自指導、可以親手操作的工作坊了!亞洲地區有大體實作的疼痛工作坊大致是以新加坡和韓國為主,今年是韓國疼痛醫學會(Korean Pain Society, KPS)第一次將這個韓國疼痛醫師必修的實作學程開放給外國醫師參與。同一梯參加的國外醫師有從土耳其來的、馬來西亞來的、還有埃及來的醫師,台灣的醫師除了我以外,還有臺大醫院的兩位前輩:林文瑛醫師和林峯盛醫師。
我們這些外國醫師都很珍惜「實際操作」的機會,幾乎每個治療項目每位醫師都操作過一遍,兩天都是過了用餐時間大家還捨不得離開大體老師!馬來西亞籍的 Dr. AFIFI 就說用看的跟動手做完全不同,用看的常常覺得好像很簡單,實際操作時才知道哪裏可能會有困難、可能要怎麼處理!
研發能力與產學合作
在這趟去韓國之前其實我就已經看過好幾個韓國的疼痛治療產品打進台灣市場,包括 epidural adhesiolysis 的 NaviCath、epiduroscope、foraminotomy 的工具等,這些工具雖然不見得是韓國首創的,但是他們或許是透過稍微改良之後,就可以成為自製的產品。這一趟又看到 EpiStim、YesDisc 等產品,給我的感覺是包含 Prof. Jo 等人在內的韓國疼痛先驅們真的很積極在產品改良和自製的領域。
「共好」的力量
跟隨土耳其籍醫師 Prof. Öztekin 一同前來的代表提到說他們之前在其他國家參訪的經驗是,有些醫師只讓他們看螢幕圖像,不讓他們看操作手勢等「眉角」,相反地韓國的 Prof. Jo 就很大方地分享經驗和細節技巧!不只對外國醫師,對他們本國的疼痛醫師更是如此!Prof. Jo 的想法是,當越來越多的疼痛科醫師操作某一項或某幾項治療後,民眾會漸漸習慣,只要提到某個治療就會想到疼痛科醫師,甚至只要提到某種疾病或某種症狀就會想到疼痛科醫師,這時候疼痛科醫師就建立起護城河了!
分享、或者說「共好」,就是一種力量!
慢性疼痛的整合治療
馬來西亞籍的 Dr. AFIFI 提到他在澳洲 Royal Perth Hospital 的經驗,他說那邊慢性疼痛的病人大約在看到第二次、第三次的疼痛門診後,多數都會被安排繼續到身心(精神)科看診,也會接受復健師(therapist)的評估與療程。精神科醫師常常會安排密集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復健師也會以恢復功能(restore of function)為目標為病人安排物理和職能治療。這樣多面向的整合治療在 Royal Perth Hospital 是非常積極、高度協同的!
Dr. AFIFI 跟我分享了兩句話,我打從心底有同感:
慢性疼痛的治療目標不是要「消除疼痛」,而是要「改善功能」
疼痛科醫師有的時候不是在治療「疼痛」,而是在治療「逃避」
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是什麼讓我深有同感?這又是另外一個領域的議題了,讓我賣個關子下一篇分曉吧!